如何去煩惱、得心安

作者:釋聖嚴 2012-06-25 天下雜誌

快速便利的現代生活,改變了人們與環境、與自我的關係,現代人就好像騎在老虎背上,愈往前走,愈是危疑不安。如何才能免除煩惱、求得平安?

現代人的壽命比古代人長,一天走的路、看的書、寫的文章,一天的任何生產都比過去增加很多,不過還是覺得時間不夠分配、不夠使用。

 現代人所用的各式各樣工具也都非常便利,速度卻快得讓人非常緊張,不僅為自己帶來許多的煩惱,也為周遭的環境及相關的人帶來困擾。

 現代人的空間感與古人也不一樣。過去的人讀萬卷書、行萬里路是很不容易的事,現代人搭乘飛機,幾千里路、幾萬里路,一下子就到了。雖然個人的伸展空間比過去寬廣,生活、生存的範圍也比過去大,壓迫感卻比過去沈重許多。

採菊東籬卻不見南山

 過去的人種種田,抬頭一望,遠山含笑、心曠神怡,故云: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」採幾朵籬笆邊的花、抬頭看看南山,非常的悠閒、自在、愉快。現代人即使在家裡種滿了花,卻少了那份對自然的認知,和從自然環境中體驗到的自在與樂趣。

 由於人類的智慧創造了文明的社會,改善了飲食的習慣,也改善了醫療的環境。但是這些科技、醫療設備所帶來的便利,真的能讓現代人完完全全地感受到幸福嗎?

 過去的災害大都是天然的,現在的災害則有很多是人為的。過去的氣溫、風和雨,跟人為無關,現在的冷、熱,卻都跟人為的干擾有很大的關係,像臭氧層的破壞就是人為的。現代人對生活環境的寧靜感和安全感愈來愈少,很容易就覺得煩悶、困擾,隨時隨地都承受著壓力。

現代人終日忙碌、缺乏安全感,原因何在?不是沒有飯吃、沒有警察、沒有制度,更不是沒有法令,而是失去身心的平衡。我們應該用制度、用科技來幫助我們改善環境,結果卻讓我們好像騎在老虎背上,愈往前走,危險愈多,安全感愈少。危險愈多,非得冒險不可;安全感愈少,非得拚命追求安全不可。愈追求安全,安全的程度愈低,這不是悲觀,是事實。

 許多人過得很不快樂、過得茫茫然,不知道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上。這就是煩惱。如何在現代這個社會,讓自己心理平衡,減少一些煩惱,生活得輕鬆自在?首先要「安心」。

會失去的就安心讓它失去

 要如何安心?第一,要能知足常樂。知足常樂,雖是古人說的,如今還是很有用處。事實上,人需要的東西不多,但想要的東西太多,因而造成自己的忙碌、緊張,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壓迫感。如果我們能夠盡自己的力,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就過什麼樣的生活,能夠得多少就得多少。這不是說應該得到的不要,而是不應該得到的,或明明知道目前得不到的,就不要執著一定要擁有;或明明知道非要失去不可的,就安心地讓它失去。採取這樣的態度來生活,就會快樂一點。

 知足並不等於放棄生存的權利,也不等於放棄工作的責任,更不等於放棄努力進步的機會,而是順應自然、適應社會、因應所處的環境,那麼,生活大概不會有太多無奈和痛苦。

 第二,心要向內看,不要向外看。心老是向外看,就不會有安全感,因為心外沒有安全的空間,也沒有安全的時間,不可能有絕對安全的保障。譬如要出門時,為了交通安全,買個保險,是安全還是不安全?明明知道不安全,才需要有各種的保險,顧慮一旦遭遇意外,可以得到醫療的補償;萬一不幸死亡,家屬也能得到保險金,不至於立即陷入經濟的窘境。

安住於當下的心

 其實,生活要踏實,唯有自求多福。自求多福就是居安思危,心中隨時預備著,不安全的事會發生是正常的事。當然不發生最好,一旦發生了,也不至於手足無措。不要指望我們的環境會給我們安全,也不指望他人來保障我們。唯有自我追求內心的平安,比向外追求安全更可靠。若能時刻安住於現在的時間與空間,我們的心就更容易安定踏實。

 第三,心中要有所寄託。這個寄託不是金錢、地位、名望等向外追求的東西,而是由自己內心創造出來的,如興趣或信仰。有興趣、信仰時,不管任何時候,心比較不會浮動,不會覺得無奈、無助。

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,例如文學、藝術、運動等,選擇自己比較契合的項目來培養。任何一種興趣都可能被培養起來。興趣可讓自己在無聊的時候、在無助的時候,過得舒適踏實。萬一真的一無所有,自己的興趣還在。

 蒐集古董、郵票、硬幣、銀幣等,雖也被稱為興趣,但這種興趣是佔有的滿足。擁有的時候,覺得很快樂;擁有之後,又想要更多。內心貪得無厭,永遠無法滿足,也不能從中獲得安定的喜悅。

奉獻也是一種興趣

 興趣不一定是有形的東西,譬如利用閒暇時間當義工或志工,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洗洗衣服、打掃廁所、清理環境等。這不是向外追求,而是奉獻自己來尋求內心的滿足及充實。像這種助人的興趣培養起來,對自己的安心有很大的幫助。

 另外一種寄託是信仰,是思想的,尤其是宗教的信仰。不管信什麼宗教都一樣,有一個宗教的信仰,是我們最終、最實際的歸屬。有宗教信仰的人,對死亡、對危險,不會有莫名奇妙的恐懼。譬如信神的人,認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,輪到我倒楣時,任憑我如何擔心也沒有用。如果信佛,則認為這是因果報應,因果沒有輪到我,不需要擔心,因為根本沒有事。如果輪到我,擔心也沒有用,我又何必擔心?對於死亡,信神的人說很好,可回歸天國;信佛的人也說很好,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 因此,有宗教信仰的人,對於危險、恐懼、不安這種情緒,可以減少很多。在中國人的環境裡,因為儒家背景的關係,對於宗教信仰比較淡漠一點。但是,能培養出像孔子那樣偉大的思想修養,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關係,他本身就是一個宗教。如果尚未到達那種層次,人還是需要宗教信仰,讓我們能夠減少一點煩惱。

- See more at: 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34911#sthash.AyH106tC.dpuf

文章標籤

海之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手部穴道 按摩注意事項

手-穴位圖.JPG

手背穴位圖.JPG

手掌-穴位圖.JPG

手指腳趾多揉揉,失眠頭痛不用愁。

常揉拇指健大腦,常揉食指胃腸好。

常揉中指能強心,常揉環指肝平安。

常揉小指壯雙腎。十指對力強心臟, 雙手對插頭腦清,旋轉關節通經脈, 反掌伸展松筋骨,揉揉十指祛頭痛, 按摩四關行氣血,搖肩轉膊松頸椎, 甲角切切精神爽: 健康的手指都一樣: 指甲粉紅色,有光澤,厚薄適中,軟硬適度,不易折斷,表面光滑,指甲根部半月形(甲半月,又叫健康圈)呈白色。 

五指養生速查....


手部有6 條經脈循行,與全身各臟腑、組織、器官溝通,大約有99 個穴位(區),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。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,幾乎可以緩解全身疾病。


五指 對應經絡 對應器官 拇指 肺部經絡 心臟和肺 食指 大腸經絡 胃、腸和消化器官 中指 心包經絡 五官、肝臟 無名指 三焦經絡 肺和呼吸系統 小指 心、小腸經絡 腎臟、循環系統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: 甲半月顏色 灰色:可能精力弱,容易引起貧血、疲倦、乏力。


粉紅:可能臟腑功能下降,體力消耗過大,容易引起糖尿病、甲亢等病症。
紫色:容易引起心腦血管血液迴圈不良,供血供氧不足,易出現頭暈、頭痛、 動脈硬化。
黑色:多見於嚴重的心臟病、xx或長期服藥者。 甲半月面積 最好:面積占指甲1/5 小於1/5:表示精力不足,腸胃吸收能力差。


如甲半月突然晦暗、縮小、消失,應早期預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、xx、出血等。熬夜、性過多時,甲半月也會消失,很難再長出來。 大於1/5:多為心肌肥大,易患心腦血管、高血壓、中風等疾病。
指甲狀態 色澤發暗,有多條豎線分佈:這是體內水分不足的體現,並且該手指對應的體內器官和組織功能虛弱。


色澤發暗,凸凹不平,有多條橫線分佈:這是貧血以及營養不良的體現,或者數月前曾身體不調。 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、器官溝通。大約有99個穴位(區)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與全身各臟腑組織、器官溝通。 隨時隨地健手健身 運用五指健身術,最大的優勢就是隨時隨地:讓冗長的會議時間變得更有意義、電腦前休息的十分鐘有了內容、餐前等待上菜不再急躁……這一切的前景是,只要我們想,所有雙手空下來的時間,都可以是健身時間。 

基本保健:

五指按摩 按摩拇指可緩解:心臟疾病、過敏性皮炎、脫髮、喉嚨痛; 按摩食指可緩解:便秘、食欲不振、胃痛、慢性胃炎; 按摩中指可緩解:肝臟疾患、疲勞、食欲旺盛、耳鳴、頭暈; 按摩無名指可緩解:感冒、咽喉疼痛、頭痛、尿頻、汗多、宮寒; 按摩小指可緩解:肩痛、腰痛、月經不調、視疲勞、肥胖、失眠。


按摩方法:


1. 先按摩左手。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壓左手拇指的兩側,感覺疼時再堅持10 秒鐘。
2.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上下夾住左手的拇指,用力按壓,堅持3 秒鐘。 
3.
換右手按摩,方法相同。

指尖疼痛 五指的指尖各有經穴,分別對應不同的內臟。

從小手指開始,將指甲根部捏住,然後用力壓並轉動,

如果指尖感到特別疼痛,表示與此經穴相關的臟器可能有問題。

小指痛:可能心臟或小腸有問題。靠近無名指一側的小指指尖有少沖穴,另一側有少澤穴。

少沖與心臟有密切關係,心臟病發作時,用力按壓小指指尖,可以緩解病情;

少澤是關聯小腸的經穴,消化不良時,可用力按壓此部位。

無名指痛:可能是喉痛或頭痛。


在無名指上有關沖穴,感冒發燒時揉此部位可緩解症狀。

中指疼痛:可能心血管出現不適。

中指上有中沖穴,因疾病不適使心臟受不了時,這?感到疼痛。

食指疼痛:可能大腸有問題。

食指上有商陽穴,便秘時壓這個手指感覺很疼。

拇指疼痛:呼吸系統有問題。

拇指上的少商穴,與肺息息相關。

如肺有疾患壓這個部位時,可能會疼得跳起來。

針對個案 拿捏關節 對應不適問題拿捏相關的手指,可以緩解病痛。

每次操作3 分鐘,每天1 2 次。 肝病:捏右手拇指的兩個關節。

    鳴:捏雙手無名指的三個關節。

糖尿病:捏左手拇指的兩個關節。

高血壓:按左手小指的根部。

心臟病:捏左手小指三個關節的內側。

    經:捏雙手食指的三個關節。

眼睛疲勞:捏右手中指的三個關節。

 

升級維護:靈活健指操 既然身體的健康在手上反映,手的健康也就不容忽視了。
我們經常敲擊鍵盤、發手機短信,滑鼠手鍵盤手短信手可不是手的榮譽稱號。

一些針對手指靈活度、指關節韌性的練習不可不做,下面這些我們可以自由選擇。

甩手:雙手在胸前激烈地甩動手腕約10 秒鐘。可以促進手部血液迴圈。

拋球:將雙手握拳在胸前,設想手中有一小球。用力緊握,默數5聲,張開十指盡力拋開。可以強健手掌和手腕,使手指靈活。


彈指:雙手十指模擬彈鋼琴,從大拇指開始一個個彈向掌心。重複20 次。可以鍛煉手部的控制能力和活動能力。
壓指:將十根手指分開,指腹相對,用力對壓。直到指關節酸脹痛為止。重複10 次。可以鍛煉指關節的韌性和靈活性。 
推掌:雙手在胸前合掌,左手腕用力推向右邊,保持手掌對合,然後轉向左邊。可以強健手腕,增強手腕或手掌的靈活度。 
揉指:用拇指與食指夾揉按摩手指,從指根到指尖。可以促進手指血液迴圈。

拉指:右手握住左手拇指轉一轉,再用力向外拉直,依次拉每一根手指,換另一隻手重複同樣的動作。可以幫助手指血液迴圈暢通,強健韌帶。
換指:依次將雙手的手指進行交換對指運動。 可以鍛煉手指的靈活度和大腦反應、協調能力。

放鬆:讓懸垂手臂,隨意晃動,再用力搖擺,直到手部徹底輕鬆為止。


有關按摩的若干件事 按摩的力道 對多數穴位和反射區來說,

不痛不會有效果,所以需要刺激強一點,痛感重一點。

但用力也不可過重,只要有明顯的痛感就行了。

按摩時,用力要先輕後重,逐漸增加力量,到能接受的最大限度為止。

按摩的順序

按摩時男性先左手,後右手;

女性相反,先右手,後左手。

如沒有足夠的時間,只要按摩一隻手上的穴位就可以了。

小心穴位疲勞 按摩多日多次後,病情好轉,穴位的壓痛隨之減輕,是疾病好轉的跡象。

 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而壓痛明顯遲鈍,這就是穴位疲勞


左右手穴位相同,可以輪流按摩左右手的穴位。


按摩注意 ..

 1 按摩前休息片刻。

 2 暴飲、飽餐、洗澡後1 小時內及過度疲勞時不宜做手部按摩。

 3 初次按揉後局部如果出現酸、微痛、脹等感覺,這是指力過大的緣故,應減輕力度。

4 手穴部位比較小,按摩時,有些穴位可用一些器械操作,如以鋼筆、圓珠筆等尾部(必須光滑圓潤)按 壓穴位。

 5 按摩中切記自然呼吸,不要屏氣。

 

文章標籤

海之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